父親節︱聯合鄭州電臺舉辦父親節主題“悅讀會”
《莊子》說:“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為春,八千歲為秋。”大椿代表著長壽;《論語》中,孔鯉趨庭接受父親孔子的訓導,于是,中國人就用“椿庭”代稱父親。
父親節,《輕閱讀》悅讀會走進鄭州松社書店,邀請鄭州市文聯副主席、青年作家程韜光,講述文學、父親與人生的故事——“我們的父親用他們堅韌的脊梁,為我們撐起了天和地。”
中原文化有父親文化的特色
鄭州地處中華腹地,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。程韜光認為,中原文化有根文化的特色,而根文化,就是父親文化。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,也是根文化。
程韜光曾創作長篇小說《太白醉劍》《詩圣杜甫》《長安居易》《碧霄一鶴——劉禹錫》等。“我抱著對父親般敬畏的態度來創作。杜甫、白居易、劉禹錫是河南的歷史名人,也是中華民族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人物。也因為有這樣的人物,我們的民族找到了文化自信、文化自覺與文化自強。”
程韜光作品
父親教他用腦子干活
程韜光出生在河南鄧州農村,家中兄弟姊妹七個。小時候,他印象最深的是,每次生產隊在墻上張貼工分的時候,父親比別人多兩倍。“那時候,我曾感到很驕傲。后來才知道,他要多流兩倍的汗水,為了養活我們這些孩子。”父親是如此聰慧,除了種地,還做木匠、泥瓦匠,很多手藝都是無師自通。大雪天氣,大家休息,父親去幫別人打家具。“我們每個人的父親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,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家庭無私奉獻。”
父親教育兒子要用腦子干活,于是,拾柴禾的時候,小程韜光并不像別人那樣只看眼前,他抬頭看著哪棵楊樹快死了,就爬上去把那些枯枝收集起來,屢屢受到大人表揚。
程韜光
從文盲到能讀書報的父親
程韜光是左撇子,因此不能割麥子。為此,父親很發愁。他讓兒子去學各種手藝,小程韜光說,那我做鐵匠給左撇子打鐮刀。父親說那要餓死了。“我在田地上哭。后來班主任騎著車來找我,帶我去領獎。”那年程韜光十歲,姚雪垠春風作文獎的獎金是十塊錢,那是父親兩個月的收入。“我覺得找到了活法。我覺得寫字輕松也能賺錢,從此走上了文學之路。但后來我發現,寫作比干農活有時候更操心。”
父親沒讀過書,不識字。兒子們一個個寫文章,發表在報紙上。于是他就讓女兒教他識字,查字典。“去世之前,他能把我們的書讀下來了。他把報紙上我們的文章貼在墻上,名字都摸黑了。”程韜光問父親什么時候學的,他說,“你們年輕,寫得不好會惹麻煩,白紙黑字寫下來,一旦出問題可沒人救得了你。我得替你們看著。”程家的孩子后來都進入大學,各有發展。兒子出息之后,父親要請老兄弟們喝茶。但他不允許程韜光開車,父子倆一前一后走進茶館。“到了茶館,父親說,不管孩子在外面做什么,這些年來你們幫過我們,讓他請大家喝個茶。父親懂得感恩,還有一絲絲驕傲。”
程韜光的剪報
1994年,父親離開了。彌留之際,他說,“爹這一輩子是老天爺讓我來照顧你們的?,F在你們能自己照顧自己了,我想松口氣,沒想到松過了。”那一年,他六十歲,最小的孩子也參加工作了。 程韜光的《憶父親》發表在《河南日報》,他將小小一方豆腐塊一直珍藏。當我們在悅讀會上朗誦這篇小文章,聽者動容,淚水潸然。
將來要找穿裙子的姑娘
程韜光說,雖然父親很少說出口,但自己始終感受到父親的綿綿之愛。知道孩子要回老家,他可以在場邊等上三天。等終于看到車的時候,他卻回到堂屋,正襟危坐,等孩子回來。
程家兒子多,父親一直操心他們的婚事。于是他有意結交一群好朋友,“家里有好姑娘,就讓我們去做人家的干兒子。讓人家看著,行了就是女婿了。”哥哥們有一些“犯規”的,父親曾下手狠揍一個15歲早戀的兒子,小程韜光去勸架,拉了拉父親的胳膊,“父親說,想不到你的勁兒這么大。其實他是找了個借口,他也不想打我們。”當夜,父親喝了小酒,和兒子們談心,將來不想受今天的屈辱,就要好好上進、讀書,將來能找到穿裙子的姑娘。“那時候農村的孩子目光還是很短淺的。穿裙子還是一道很美的風景。”程韜光說,當了父親更了解父親。女兒十六歲的時候,他看見有人抱了一大束玫瑰花等在家門口。他沒有打罵女兒,因為他想,可能自己小時候也發生過這樣的事。“雖然今天的父親節來自西方,但是天底下父親的感情是相同的,父愛如山,深水靜流。”
活動現場
要寫大文學意義上的父親
程韜光過去想過要寫父親,但是當他讀到《白鹿原》之后,他覺得自己的計劃要放一下。“我讀時常常為之感動?!栋茁乖繁憩F的也是根文化和父親文化。白嘉軒,是關中百姓的父親,是大文學意義上的父親。陳忠實先生用白嘉軒的父親形象,來表達關中人的文化觀,歌頌黃土高原的文化和關中心靈史。”
程韜光說,每一個人的父親都很偉大如果單純地去寫某個父親就太小了。“文學,要寫大文學的父親,更重要的是把善良、正直地做人,用我們的人生去紀念父親,愛父親。”
悅讀會對話嘉賓:程韜光
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,當代青年學者、作家、詩人、編劇。代表作品詩集《天堂里的村莊》詩集、長篇歷史小說大唐詩人三部曲《太白醉劍》、《詩圣杜甫》、《長安居易》等。根據其長篇歷史小說《詩圣杜甫》、《百年德化》改編的影視作品均由其本人擔任總編劇。
2022-04-13 16:08:08
2022-04-12 17:46:21
2022-04-08 15:37:07
2022-04-06 14:21:00
2022-04-06 14:17:11
2022-04-02 12:01:26
2022-04-02 11:46:01
2022-03-30 13:49:58
2022-03-29 12:13:17
2022-03-29 11:20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