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專家:美國若用對俄方式制裁中國將付出巨大代價
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4月6日美國國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,如果中國大陸出兵臺灣地區,美國也會對大陸施加制裁。
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4月7日發表專家觀點指出,美國如果以制裁俄羅斯的方式制裁中國,要付出更大代價,短期內美國不太可能對中國施加制裁。
《聯合早報》援引華僑銀行大中華地區研究主管謝棟銘的觀點指出,雖然近年來美國發動單邊制裁的門檻比原來低得多,但如果要發動類似對俄羅斯這樣規模的經濟戰爭,需要鼓動所有盟國加入,因此需要更充分的理由。
謝棟銘表示,“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規模顯示,經濟戰爭的沖擊或許超過戰爭本身”,但美國若要以制裁俄羅斯的方式制裁中國,要付出更大代價,最直接影響就是加劇通貨膨脹。而通脹正是美國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,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。因此,美國短期內制裁中國的可能性不大。
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也認為,中美相互依存程度遠高于美國與俄羅斯,因此美國不會輕易對中國發動同等規模制裁。
陳光炎表示,“中美的經濟開放和相互依存雖無法阻止兩國爭端,但可以減慢并緩和沖突強度。”不過,中國在半導體、航空和金融等領域仍依賴西方國家提供的關鍵產品或服務,這意味著中國必須繼續在地緣政治方面保持克制,以免因西方制裁俄羅斯而蒙受附帶損失。
2022-04-12 17:46:21
2022-04-08 15:37:07
2022-04-06 14:21:00
2022-04-06 14:17:11
2022-04-02 12:01:26
2022-04-02 11:46:01
2022-03-30 13:49:58
2022-03-29 12:13:17
2022-03-29 11:20:17
2022-03-25 18:48:41